張世英美學哲學學術獎·現(xiàn)場 | 楊國榮教授獲獎感言

2019/06/03    信息來源:   作者:    編輯:博達陳安

楊國榮教授發(fā)表獲獎感言

5月19日,2018年張世英美學哲學學術獎勵基金頒獎儀式在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北大之友報告廳舉行。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楊國榮獲得“張世英美學哲學獎勵基金”學術成就獎,并在頒獎儀式上發(fā)表獲獎感言,以下為講話全文:

獲得這一獎項我感到非常榮幸。尤其是,這一獎項以張世英先生的名字命名,因而具有特別的意義。張世英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前輩哲學家,他不僅在哲學領域做出了杰出的貢獻,而且他的研究進路具有獨特的意義。回顧張先生的整個研究歷程,可以看到,他早年主要從事西方哲學的研究,尤其是黑格爾哲學的研究,后來逐漸擴展到對中國哲學的研究,由此體現(xiàn)出中西哲學交融的視野。另一方面,他最初更多地進行哲學史方面的考察,以后又進一步提出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理論,包括萬有相通說,體現(xiàn)了哲學歷史和哲學理論的統(tǒng)一。這種中西哲學交融、哲學歷史和哲學理論互動的研究進路,在今天的哲學研究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個人也試圖體現(xiàn)這樣一種研究視域。

這次學術獎雖然是頒發(fā)給個人的,但我更愿意把這一獎項看作是對哲學事業(yè)的肯定和支持。我們都知道,在社會變革的時代,哲學往往容易處于邊緣化的狀態(tài),事實上,哲學常常被看作是一種不切實用的學科。然而,如果我們從人類存在的基本處境、從人類面臨的基本問題來看,哲學無疑具有不可或缺的意義。這里所說的人類存在處境和人類面臨的問題,從一般的意義上來看,也就是成己與成物。成己即認識人自己,成就人自己;成物則是認識世界,成就世界。

從認識世界、成就世界的角度來看,存在不同的進路。以知識性的進路而言,其側(cè)重之點在于從經(jīng)驗性的角度,分門別類地去把握對象,科學可以說比較典型地體現(xiàn)了這一特征。但是,整個世界在被知識分化為不同的方面之前,本身是以相互貫通的形式存在的。對于世界的把握僅僅停留在知識的層面顯然是不夠的,真實的世界同時需要跨越知識的界限,從相互貫通的層面去加以理解。哲學所提供的,正是這樣一種把握世界的視域。

同時,哲學不僅僅關注世界是什么,而且追問世界應當成為什么,后者涉及世界的價值走向,包括如何讓世界成為更符合人性的、更具有自由品格的存在形態(tài)。這樣的一種關切同時引導著我們?nèi)コ删褪澜绫旧怼?/p>

從認識人自身、成就人自身的角度看,早在古希臘,哲學家就提出“認識人自身”的問題,中國先秦的“人禽之辯”,討論的同樣是何為人的問題。至近代,康德提出了四個哲學問題,最后一個問題也是“什么是人”。在當代,隨著基因技術、人工智能等的發(fā)展,“人究竟是什么”仍然是我們面臨的問題。對以上問題也可以有不同的認識進路,其中,知識的進路較多地從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具體方面去理解,哲學則從進一步追問人之為人的根本規(guī)定,后者對于我們理解人同樣是不可或缺的。

從“成就人自身”來說,一方面,我們應當追求“真善美”的價值理想,另一方面則需要培養(yǎng)自由的人格。自由的人格不是空幻的目標,而是有其具體內(nèi)涵。從最一般的意義上說,自由的人格體現(xiàn)在德性和能力的統(tǒng)一。德性并不僅僅是道德意義上的,它同時也可以理解為一種綜合性的精神結(jié)構(gòu),類似于中國哲學所說的“本體”,它為我們提供了變革自己、變革世界的價值根據(jù),能力則表現(xiàn)為變革世界的現(xiàn)實力量。寬泛而言,人的自由主要體現(xiàn)于價值創(chuàng)造,這一過程既涉及價值創(chuàng)造方向的確立,也需要價值創(chuàng)造的內(nèi)在力量。作為德性與能力的統(tǒng)一,自由人格在以德性制約價值創(chuàng)造方向的同時,又以能力提供了價值創(chuàng)造的內(nèi)在力量。

要而言之,不管從人和世界的關系著眼,還是從人和自身的關系來說,哲學都是和人的存在息息相關的,從不同的方面去探討成就人自身、成就世界的過程,并對此提供多方面的引導,則具體地體現(xiàn)了哲學的意義。今天這一獎項的頒發(fā),可以看作是對上述哲學意義的一種肯定。

謝謝大家。

上一條:張世英美學哲學學術獎·現(xiàn)場 | 周憲教授獲獎感言 下一條:張世英美學哲學學術獎·現(xiàn)場 | 張世英先生致辭

關閉

版權(quán)所有2021?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京ICP備15026609號-1

地址:北京大學鏡春園75號|郵編:100871|電話:86-10-62759066

溆浦县| 桦川县| 黑山县| 芒康县| 珲春市| 布拖县| 德清县| 钟祥市| 高雄市| 河源市| 津市市| 中宁县| 馆陶县| 肇州县| 海安县| 泉州市| 盱眙县| 永春县| 文安县| 梅河口市| 环江| 保康县| 肃宁县| 小金县| 庆安县| 和田县| 额尔古纳市| 河西区| 林周县| 交城县| 昭觉县| 银川市| 衢州市| 云龙县| 沙河市| 紫云| 洮南市| 汨罗市| 昭苏县| 托克托县| 垫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