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四位北大人獲2024年美國地球物理學會榮譽表彰

2024/10/09    信息來源: 北大新聞網(wǎng)   作者:    編輯:王道琳

每年,美國地球物理學會(AGU)都會表彰對地球和空間科學作出重大貢獻的人。近日,AGU公布了2024年度各項榮譽的76位獲獎者,包括AGU聯(lián)盟獎章、獎項和獎金(AGU's Union Medals,Awards and Prizes),AGU會士(AGU Fellows), AGU分領域獎項和冠名講座(Section Awards and Lectures),AGU獎學金和助學金(Scholarship and Grants)。其中,3位北大校友、1位北大教師獲得表彰。

蘇杭校友被授予2024年度Atmospheric Sciences Ascent Award,這一榮譽表彰他在大氣科學領域的卓越研究和領先地位。

蘇杭

蘇杭,北京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03級博士校友,現(xiàn)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環(huán)境和極端氣象重點實驗室主任,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AAAS fellow),全球“高被引學者(地球科學領域)”。主要從事大氣化學與物理,特別是大氣氧化性、氣溶膠與云相互作用方向。發(fā)表SCI論文160篇,引用16,500余次,H因子62。其中Science、Nature正刊/子刊及PNAS16篇(Science6篇),其中第一/通訊作者10篇(Science3篇, 包括1篇雜志特別推薦的“亮點 Science Express”文章)。16篇論文成為ISI“高被引”文章,7篇文章成為“熱點”文章(引用率前0.1%)。擔任歐洲地球科學學會、美國地球物理學會、化學學會等旗艦期刊主編、副主編、編委。主持中國科學院先導B專項,并全力推進實驗室的中德、中巴、中芬國際合作和大科學計劃。

Atmospheric Sciences Ascent Award每年頒發(fā)一次,旨在表彰在大氣和氣候科學研究及領導力方面表現(xiàn)卓越的科學家,該獎項授予獲得博士學位8至20年內(nèi)的獲獎者。該獎項設立于2012年,每年僅有4位獲獎者。

鄧正賓校友被授予Hisashi Kuno Award,這一榮譽表彰他在固體地球科學領域的主要貢獻。

55DA7

鄧正賓

鄧正賓,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2008級本科、2012級碩士校友,在法國巴黎地球物理學院取得博士學位。博士畢業(yè)之后,在IPGP開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在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擔任助理教授。2022年回國至今,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任特任教授崗位,獲得國家高層次人才項目、中國科大高層次人才引進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面上項目資助。主要從事地球化學和天體化學相關研究,發(fā)展超高精度或高空間分辨率的同位素分析方法,服務于地球和其他類地行星體的形成和地質(zhì)演化相關的重要科學問題研究。以第一作者將他的工作發(fā)表在Nature、Nature Geoscience、Science Advances、PNASGCA等國際期刊上。獲得高山青年科學家獎、侯德封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青年科學家獎等。

Hisashi Kuno Award每年頒發(fā)給一位在火山學、地球化學和巖石學領域作出杰出貢獻的早期職業(yè)科學家。該獎項以紀念20世紀中期杰出的火山學家和巖石學家Hisashi Kuno的生平和工作命名。獲獎者須在頒獎當年初時獲得博士學位或最高終端學位不超過7年。

路中校友當選美國地球物理聯(lián)合會會士(AGU Fellow)。

5E9C5

路中

路中,北京大學地球物理學系1985級本科、1989級碩士校友,美國南衛(wèi)公理會大學(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羅伊·M·赫芬頓地球科學系Shuler-Foscue講座教授。1997年3月至2006年11月?lián)蚊绹茖W應用國際公司首席科學家及技術專家,2006年12月至2013年10月,在美國地質(zhì)調(diào)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卡斯卡德火山觀測站(Cascades Volcano Observatory)擔任物理科學家。2022年6月,他被選入NASA金星SAR科學團隊。發(fā)表SCI論文180余篇。

AGU Fellow是國際地球與空間科學界最高榮譽之一。自1962年起,AGU每年選出不超過會員的0.1%為新增會士,以表彰他們在各自領域中作出的開創(chuàng)性工作與杰出貢獻。

北京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覃櫟研究員被授予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Early Career Award,這一榮譽表彰其在人地耦合系統(tǒng)新模型與互饋新機制、氣候變化下“水資源-能源-糧食”系統(tǒng)風險等方面的突出研究貢獻。

3D265

覃櫟

上一條:洞見拓撲之美——專訪國家自然科學獎獲得者劉毅 下一條:弦歌終不輟,文脈永相傳——記“北京大學燕南園”項目

關閉

版權所有2021?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京ICP備15026609號-1

地址:北京大學鏡春園75號|郵編:100871|電話:86-10-62759066

鄂伦春自治旗| 都江堰市| 九寨沟县| 板桥市| 康乐县| 微博| 长子县| 赫章县| 深圳市| 松溪县| 阳曲县| 中方县| 秦安县| 将乐县| 徐水县| 阜阳市| 平顶山市| 杂多县| 青田县| 灵川县| 汉中市| 满城县| 临夏县| 赞皇县| 密云县| 沙河市| 明光市| 海城市| 景东| 崇阳县| 清流县| 朝阳区| 百色市| 阳信县| 莆田市| 宣武区| 永城市| 呼和浩特市| 凉山| 岳阳县| 泊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