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第二屆北京大學王默人—周安儀世界華文文學獎頒獎典禮舉行,阿來《云中記》和駱以軍《匡超人》獲得評委會大獎。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李敬澤,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博等參加。北大中文系黨委書記賀桂梅主持典禮。
北京大學王默人—周安儀世界華文文學獎是王默人、周安儀伉儷傾其所有設立的一項弘揚華文文學優(yōu)秀傳統(tǒng)的大獎,同時也是由學院派主導的純文學獎項。獎項鼓勵全球范圍內(nèi)的華文作家創(chuàng)作,推動世界華文文學發(fā)展。

李敬澤、王博為阿來頒獎(孫雅楠 攝)
王博代表學校致辭,對王默人先生和周安儀女士的捐贈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王默人夫婦傾其所有,捐資設立北京大學王默人—周安儀世界華文文學獎,是令人感動的華語文學夢想,也是令人尊敬的理想精神品格,這個獎項也將繼續(xù)為世界華文文學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王博致辭
本屆北京大學王默人—周安儀世界華文文學獎組委會主席、北京大學文學講習所所長曹文軒在致辭中表示,文學的今天與文學的昨天緊密相連,而文學性是文學恒定不變的品質,守住文學的邊界,才能從這里走向世界,從今天走向明天。

曹文軒致辭
李敬澤表示,創(chuàng)作者承擔著這個時代復雜的經(jīng)驗,也承擔著歷史的記憶,北京大學王默人—周安儀世界華文文學獎不僅僅是一個文學獎,而是屬于全世界華人、屬于漢語的獎項,今后也將持續(xù)傳承下去。

李敬澤致辭
阿來在獲獎感言中表示,應對生命形態(tài)轉換的氣質和審美,或許是中國人面對死亡和災難時所缺少的,《云中記》正是面對汶川大地震所帶來的歷史創(chuàng)痛而創(chuàng)作。他對本書在汶川地震十二年之際得以出版表示感謝。

阿來發(fā)表獲獎感言
駱以軍因疫情和身體原因未能親臨現(xiàn)場領獎。他在感言視頻中說道,希望小說能夠啟動一場屬于自己的《西游記》,也希望《匡超人》中的孫悟空能夠不斷“翻滾”下去。

駱以軍發(fā)表獲獎感言視頻
遠在美國的周安儀女士因疫情原因不能到場,在致辭視頻中,她表達了對兩位獲獎者的祝賀,期盼北京大學王默人—周安儀世界華文文學獎鼓勵更多優(yōu)秀的華語文學作家從事創(chuàng)作,促進華語文學的繁榮與進步。

周安儀致辭視頻
令人痛惜的是,王默人先生于當?shù)貢r間2020年12月30日下午在美國舊金山市日落區(qū)家中仙逝,享年86歲。北京大學中文系第一時間發(fā)去唁電,并在本屆文學獎頒獎典禮后為王默人先生舉辦追思會。

2018年,王默人夫婦在金門大橋
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胡俊表示對王默人先生的追懷,分享了王默人先生追尋華語文學夢過程中的種種細節(jié)。

胡俊發(fā)言
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杜曉勤深切緬懷了王默人先生高揚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并表示,北京大學中文系定將延續(xù)王默人夫婦的文學理想,把王默人—周安儀世界華文文學獎辦大、辦好。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蔣朗朗表示,王默人夫婦對北京大學中文系的信任、對文學的情懷令人感佩。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曉明回顧了首屆王默人—周安儀世界華文文學獎的評選經(jīng)過,指出這座獎由王默人夫婦的畢生積蓄捐贈設立,具有沉甸甸的重量。
北大中文系教授計璧瑞表示,王默人先生的創(chuàng)作貫穿著濃厚的人道主義精神,延續(xù)了他的生命;王默人先生捐贈設立的文學獎,也將延續(xù)更多人的文學生命。
北大中文系副教授叢治辰回憶學生時代獲得“王默人小說創(chuàng)作獎”的經(jīng)歷,充分肯定這個獎項對熱愛寫作的北大學子所帶來的力量。

頒獎典禮嘉賓合影
在2018年首屆北京大學王默人—周安儀世界華文文學獎評選中,賈平凹《極花》和黃錦樹《雨》獲得評委會大獎,臧棣《必要的天使》、李修文《山河袈裟》、東西《篡改的命》獲得提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