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大學與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主持建設的“四川王朗亞熱帶亞高山暗針葉林25公頃監(jiān)測樣地(簡稱王朗樣地)”經過專家評審,正式加入“中國森林生物多樣性監(jiān)測網絡(CForBio)”。
CForBio網絡建立于2004年,截至2020年5月已在我國北方林、針闊混交林、落葉闊葉林、常綠闊葉林以及熱帶雨林共建成23個大型森林動態(tài)監(jiān)測樣地和60個面積1~5公頃的輔助樣地,總面積達到665.6公頃,標記胸徑≥1cm的木本植物268.54萬株1893種,覆蓋了中國從寒溫帶到熱帶多樣的地帶性森林類型,成為中國乃至全球重要的森林生物多樣性監(jiān)測網絡。基于該網絡連續(xù)多年的觀測數據,截至2019年底CForBio共發(fā)表學術論文567篇,其中SCI索引刊物論文316篇,包括數十篇發(fā)表在國際主流刊物如 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Ecology Letters、Ecology 等刊物的學術論文。
王朗樣地位于四川省平武縣王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地處岷山北部野生大熊貓核心棲息地。王朗樣地于2013年開始前期勘察選址,2016年動工建設,依照全球ForestGEO樣地網絡共用的大樣地建設標準規(guī)程建立,面積25.2ha,共劃分為630個20m x 20m的樣方,對每株胸徑≥1cm的木本植物均進行了掛牌、測量、定位與物種鑒定。樣地首輪清查于2018年11月完成,2019年完成數據清理與復核。

王朗樣地森林景觀

無人機航拍的王朗樣地
王朗樣地中心海拔2850m,長700m,寬360m,面積25.2ha,屬原始亞高山暗針葉林,以岷江冷杉(Abiesfaxoniana)、紫果云杉(Piceapurpurea)、方枝柏(Sabina saltuaria)為喬木層優(yōu)勢種。首輪清查結果顯示,樣地內共標記木本植物63,477株,分枝59,228枝,分屬14科27屬46種。王朗樣地是青藏高原東緣大橫斷山系內亞高山針葉林的典型代表,同時也是野生大熊貓的原生棲息地。

王朗樣地掛牌樹木植株的空間分布(藍色線條為縱貫樣地的河流,黑色線條為河谷平地兩側的坡基線)

北京大學師生在王朗樣地開展生物學與生態(tài)學野外實習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京大學生態(tài)研究中心、王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為王朗樣地的建設提供了資金支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為王朗樣地的共同建設單位。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晟研究員與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申小莉副研究員為王朗樣地的共同主要負責人。作為北京大學在植被群落結構、生物多樣性、森林更新動態(tài)、碳循環(huán)等方面長期監(jiān)測的野外平臺之一,王朗樣地將為物種空間分布格局、動植物交互作用、植被群落結構與更新、以及氣候變化影響等生態(tài)學的前沿及熱點問題的研究提供平臺支撐,同時為北京大學生物學、生態(tài)學的野外教學實習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