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北京大學“大學堂”頂尖學者講學計劃征集通知

2015/10/22    信息來源:   作者:    編輯:

2012年,在光華教育基金會的慷慨捐贈支持下,北京大學正式設立“大學堂”頂尖學者講學計劃(Peking University Global Fellowship)。該計劃旨在面向全球,廣泛邀請各領域的頂尖學者來校舉辦講座、開設課程、合作研究,從而在北京大學匯聚一批世界頂尖學者,促進世界一流人才與校內科研骨干的融合,增強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的綜合競爭力。截止2015年9月,已有21位各領域的頂級學者在“大學堂”講學計劃的資助下來校訪問,領域涉及歷史學、批評理論、政治學、物理、化學、生物醫(yī)學等,其中包括1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受學校委托,國際合作部負責該計劃的具體實施。按照計劃設定,北京大學每年擬邀請10-15位頂尖學者來校開展講學和交流活動。

一、入選要求:

入選該計劃的頂尖學者應為國際著名教授或同領域公認的知名學者,學術造詣高深,學術水平在國際同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取得過國際公認的重要成就,獲得過國際公認的學術獎項或頭銜。具有前瞻性、戰(zhàn)略性的眼光,對學科發(fā)展具有突破性、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其學術成果對多個學科領域具有持續(xù)和重大的影響。

入選該計劃的頂尖學者主要參與學校的課程教學、公開演講、系列講座和學術會議等活動。今日舉辦講學活動之旨,早已擺脫單一渠道的思想傳播,而升華為雙向交流和平等對話。為此,除上述活動外,“大學堂”講學計劃特別鼓勵主請單位邀請國內相關領域的優(yōu)秀學者與頂尖學者開展高水平的研討和對話活動,對談、座談、工作坊等,形式不拘,力求使頂尖學者來訪與自身學科發(fā)展的需要緊密結合,促進新的學科視野的融合與學術前沿的拓展。

為保證頂尖學者在校開展較為充分的講學和交流活動,學者來校講學時間最長不超過一月,最短不少于一周。在校期間應至少參加三至四場公開學術活動。

受邀學者入選計劃時,應簽訂工作協(xié)議,明確在校期間講學任務。學者應同意將講學期間發(fā)表的知識成果版權授予北京大學,北京大學有權對前述成果加以出版?zhèn)鞑ァ?/p>

二、申報流程:

自即日起,國際合作部向全校各院系、研究所、中心公開征集 2016年“大學堂”講學學者的提名和申報。有意申報的院系、研究所、中心,請于2015年11月13日前,將申請報告(紙質版及電子版)提交國際合作部專家辦公室,以備審核、評估。申請報告需不少于1500字,應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1)提名學者的詳細介紹,內容包括其學術簡歷,學術成就、所獲榮譽等。

(2)北大方面主請教授點評提名學者的學術史意義、其學術成果在中 國的介紹、傳播和接受,此前的學術交往或合作印象。

(3)邀請該學者來校講學的主題、學術價值、活動組織安排。

三、遴選:

申報截止后,國際合作部統(tǒng)一將提名人選及申請報告提交“北京大學‘大學堂’頂尖學者講學計劃學術委員會”審核。該委員會由院系資深知名教授組成。提名人選經(jīng)學術委員會嚴格評估,確認入選后,將擇期在北大主頁上予以公布。主請單位隨即可啟動正式邀請事宜。

四、計劃實施:

“大學堂”講學計劃由國際合作部和相關院系分工協(xié)作,共同完成。

國際合作部負責:

(1) 每年春秋兩季發(fā)布申報通知。申報截止后,組織“‘大學堂’頂尖 學者講學計劃學術委員會”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核,遴選出本年度或下一年度符合“大學堂”講學計劃標準的頂尖學者人選。

(2)匯總講座及課程信息,并通過北大主頁、“大學堂”計劃專題網(wǎng)頁 等渠道向校內外發(fā)布,以擴大本計劃的影響。協(xié)調制作宣傳海報、背景 板,對講座及課程進行錄音、錄像,組織媒體采訪。

(3)定期將演講稿或音像資料予以整理并正式出版。

(4)制作“大學堂”講學計劃銅牌。

(5)管理和審核本計劃經(jīng)費使用情況,制作年度報告并定期向捐贈人匯報。

相關院系負責:

(1)進行該計劃的申報工作。

(2)頂尖學者的邀請、來校后的生活及學術活動安排。

(3)主請院系應于受邀學者來訪前三個月,將其來訪安排詳細方案、 經(jīng)費預算提交國際合作部審核;并及時向國際合作部提供講學主題、內 容摘要、演講者高清肖像圖片等,以配合后者開展宣傳。

(4)收集并整理頂尖學者講學過程中的影像材料、演講稿、演講版權 授權書、媒體報道等資料,撰寫“大學堂”講學計劃的總結報告,一并 提交給國際合作部備案。

(5)活動結束后,及時辦理財務結算手續(xù)。

五、經(jīng)費:

本項目承蒙光華教育基金會、潤泰集團總裁、北京大學名譽校董尹衍梁博士捐贈經(jīng)費予以特別支持,使項目得以啟動并持續(xù)運轉。所獲捐贈在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設立專門賬戶,專款專用。

“大學堂”講學計劃可向頂尖學者提供如下經(jīng)費資助:

(1)從所在地至北京的往返機票(公務艙)。

(2)在校期間的住宿、餐飲費用。

(3)講學酬勞。

(4)舉辦各類學術活動所產(chǎn)生的場地租用、會務組織、宣傳報道、勞務費用。

每位學者所獲資助,由主請單位依據(jù)講學活動實際情況進行申報,上限為人民幣30萬元。具體經(jīng)費支持明細可詳細咨詢國際合作部專家辦公室。

六、出版:

為推動一流講座項目與優(yōu)質出版資源相結合,提升“大學堂”講學計劃的品牌效應,國際合作部聯(lián)合北京大學出版社,計劃推出“大學堂”頂尖學者系列講學叢書,并設立專項出版基金,資助收集、整理并集結出版頂尖學者的演講稿。詳情可咨詢國際合作部專家辦公室。

更多有關“大學堂”頂尖學者講學計劃的信息,可訪問本計劃的官方網(wǎng)站:www.pugf.pku.edu.cn

聯(lián)系方式:

北京大學南閣國際合作部專家辦公室,100871

聯(lián)系人:韓笑 秦曉文

電話:(010)62759098;62756463

電子郵件:hanxiao@pku.edu.cn;;gjhy@pku.edu.cn

上一條:松下經(jīng)營理念講座通知 下一條: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記者團招新

關閉

版權所有2021?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京ICP備15026609號-1

地址:北京大學鏡春園75號|郵編:100871|電話:86-10-62759066

富裕县| 宁乡县| 丹阳市| 尚志市| 手游| 苍山县| 阜康市| 兴城市| 安义县| 永安市| 通城县| 文登市| 许昌市| 普兰店市| 芮城县| 平山县| 泸西县| 锡林郭勒盟| 崇阳县| 肥乡县| 齐河县| 嵩明县| 明溪县| 铜梁县| 长治市| 胶州市| 昌江| 乐亭县| 瑞安市| 新密市| 阳东县| 佛教| 玉山县| 会宁县| 常山县| 新民市| 饶阳县| 门源| 裕民县| 贡嘎县| 大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