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中國高校公益創(chuàng)新系列研討會之高校OECMs保護網(wǎng)絡建設專題會主題沙龍在北大舉辦

2024/11/22    信息來源:   作者:韓欣柔    編輯:王道琳

11月20日,“中國高校公益創(chuàng)新系列研討會——高校OECMs保護網(wǎng)絡建設專題會”在北京舉辦。會議由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基金會主辦,華北電力大學世界一流大學教育基金研究中心協(xié)辦,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山水自然保護中心支持。本次會議以“新邏輯 新范式 新伙伴:協(xié)作視角下的高校OECMs保護項目”為主題,來自全國三十余所高校的基金會、團委負責人及生物多樣性相關專業(yè)老師歡聚一堂,共同探討校園生物多樣性保護方案及創(chuàng)新籌資模式。

沙龍活動現(xiàn)場

20日下午,校園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沙龍在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北大之友報告廳舉行,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項目總監(jiān)張帆主持沙龍。圍繞“校園生物多樣性保護面臨的挑戰(zhàn)與破局之道”這一議題,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項目經(jīng)理賴妙妙同四位嘉賓展開對談。南京大學教育發(fā)展基金會理事丁智陽分析了項目落地面臨的制度與管理上的問題,指出基金會是能夠促進多方合作、推動項目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平臺。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杜巍分享了武漢大學在校園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成果,強調了老師、學生和社區(qū)等多方之間良性關系的重要性。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趙偉分享了自學生時代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經(jīng)歷,指出了基金會出臺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的重要性。中國自然資源報高級記者宋梅談及校友如何參與母校的校園生物多樣性保護,希望項目能從高校走向社會,帶動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整體提升。

沙龍活動現(xiàn)場

圍繞“籌資模式探索——如何通過項目化帶動更多校友參與”這一議題,華北電力大學副教授楊維東同四位嘉賓進行探討。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譚江麗分享了將課堂與校園實踐相結合,以課堂為支撐,建立與生物多樣性相關的網(wǎng)絡平臺的經(jīng)歷。北京理工大學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周偉偉指出基金會需加強對學生、老師和學院的了解,深入調研項目需求并有針對性地開展幫助。廈門大學教育發(fā)展基金會副秘書長林智雄分享了廈門大學在生態(tài)校園建設上的成果,指出項目應引起校友對校園環(huán)境的情感共振。西湖大學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柴鴻指出除資金之外,項目建設期間需做好規(guī)劃、培育和引導,多方合作,強強聯(lián)手。

耿姝發(fā)言

交流環(huán)節(jié),與會嘉賓紛紛表達了自己對校園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思考和建議。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耿姝表示,此次會議的召開讓高校基金會拓展了視角,拓寬了所關注項目的邊界。她認為,高校基金會在助力學校發(fā)展的同時也有責任和義務去推動社會整體環(huán)境的保護,希望今后大家可以就此議題開展更多交流。

校園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資助計劃發(fā)布

合影

本次會議發(fā)布了校園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資助計劃,賴妙妙介紹了項目資助區(qū)域及范圍、申請條件、單個項目資金額度、項目產出要求以及整體流程安排。當天,與會嘉賓參觀了北京大學燕園自然保護小區(qū),實地了解了校園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踐情況。

上一條:北京大學2024級圖靈班開班儀式暨第五屆John Hopcroft獎學金頒獎儀式舉行 下一條:世紀金源集團捐贈支持項目工作匯報會在北大召開

關閉

版權所有2021?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京ICP備15026609號-1

地址:北京大學鏡春園75號|郵編:100871|電話:86-10-62759066

嘉荫县| 汝南县| 治县。| 鄂托克前旗| 丹江口市| 白水县| 隆德县| 凤翔县| 江津市| 新昌县| 云南省| 博湖县| 平远县| 安义县| 桃园县| 塔城市| 舞阳县| 南安市| 柳州市| 民丰县| 东乌珠穆沁旗| 都匀市| 邢台县| 鹤岗市| 武川县| 永新县| 溧阳市| 泗洪县| 鹿泉市| 凉城县| 革吉县| 长寿区| 克山县| 清新县| 高邮市| 疏附县| 南乐县| 临江市| 苍梧县| 鱼台县| 深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