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承傳北大心,中研翱翔報國志
12月7日晚,2023年北京大學中國研修班同學會助學金交流晚宴在中關(guān)新園觀湖廳舉行。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寧琦,北京大學中國研修班同學會會長謝愛,北京大學中研基金會主席司徒維新,同學會前會長麥貫之、黎明娟,同學會副會長、第41屆北京大學中國研修班籌委會主席譚偉照,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王勇,北京大學學生資助中心主任劉海驊出席晚宴,參加晚宴的還有第41屆中國研修班學員、2023年“燕園翱翔”項目中研基金會-香港實踐團成員、北京大學中國研修班同學會助學金受助學生代表及相關(guān)單位工作人員。
北京大學中國研修班同學會成立于1998年11月,創(chuàng)辦成員為當時“北京大學香港工商界高層管理人員中國研修班”第一至第四期的學員。研修班學員為香港企業(yè)主或高管,每年通過報名申請來到北大進修學習,并一直不間斷地參與對母校北大的捐資。從2010年開始,同學會在北京大學設(shè)立助學金,對有需要的學弟學妹直接予以資助和幫扶。

集體合影留念
寧琦首先對中研同學會的各位新老朋友致以熱烈歡迎和誠摯感謝,并回顧了今年8月帶領(lǐng)17名北大青年學子參訪香港、游學實踐的經(jīng)歷。寧琦表示,25年來,同學會不間斷地為母校的青年學子提供幫助,這份深厚熾熱的感情令人非常感動。寧琦同時寄語受助青年學生,珍惜這份與中國研修班的珍貴情誼,努力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寧琦致辭
司徒維新表示,中研基金會成立10年來,步履不停、砥礪奮進,目前成員已增加至100位。中研基金會取得的輝煌成就,不僅有賴于同學會的不斷努力,更離不開祖國和母校的蓬勃發(fā)展。他勉勵到場學生銘記祖國與母校的恩情,作為承載著國家和民族希望的一代人,要努力將祖國建設(shè)得更加美好、更加富強。

司徒維新致辭
謝愛指出,同學會自成立以來,與母校的密切聯(lián)系已持續(xù)了20多年,至今已有41屆中國研修班來校學習。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即使中國研修班未能如期成行,中研基金會的幫助也沒有中斷,始終為有需要的青年學子護航。她希望受助學生努力學習、早日成才,承擔起民族、時代與家庭的責任,為祖國建設(shè)和社會發(fā)展貢獻力量。

謝愛致辭
值此重逢之際,受助學生代表也走上講臺,與學長學姐分享自己的故事,表達最誠摯的謝意。走向未來,他們將繼續(xù)砥礪前行,不負前輩的殷殷期望,將這份愛心與溫暖傳遞下去。“燕園翱翔”中研基金會-香港實踐團成員與到場嘉賓一同重溫了香港之旅的難忘記憶,他們紛紛感慨,前輩們的細致安排讓自己有機會嘗試新事物、看見更廣闊的世界,學長學姐們的言傳身教則鼓舞他們成就更好的自我,并立志回報社會。
席間,王勇向同學會贈送致謝證書,受助學生代表向同學會贈送學生書法作品《燕園情》,寧琦向同學會贈送京師大學堂牌匾紀念品、向第41屆中國研修班學員贈送北京大學125周年校友紀念章。



歡快的歌聲一直回蕩在觀湖廳中。北京大學學生合唱團男高音、物理學院2021級本科生唐藝豪演唱歌曲《貝加爾湖畔》,全體參會人員一同合唱歌曲《明天會更好》與《燕園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