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大平民學校傳來喜訊:學校成立三個多月以來,收到了第一筆來自社會的捐贈。這是記者從11月13日召開的北京大學平民學校理事會第二次會議上了解到的。同時,經(jīng)學校理事會討論決定,新增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為北大平民學校理事單位。
北京大學平民學校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兼工會主席岳素蘭以及平民學校其他各個成員單位的代表出席了會議。此次會議由北京大學平民學校總務長、北京大學工會常務副主席孫麗主持。
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秘書長鄧婭代表北大平民學校接受了首筆社會捐款——來自東莞方正數(shù)碼通訊有限公司的5萬元捐贈。在從北京大學平民學校校長岳素蘭手中接過北大平民學校名譽理事的聘任書和感謝狀之后,公司總裁朱剛先生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表示,能為北京大學平民學校獻出一份愛心,成為北大平民學校名譽理事,感到十分高興,希望以后能為平民學校做更多的事情。據(jù)悉,學校將以這筆捐款為起點在基金會下設立北京大學平民學校基金項目。
北京大學平民學校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兼工會主席岳素蘭在會上發(fā)表了講話。她回顧了北大平民學校的創(chuàng)辦歷程,對朱剛先生以及社會各界對北大平民學校所給予的關注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并表示學校將會繼續(xù)努力,爭取辦得越來越好。
會上,平民學校教務長、教育學院平民教育項目負責人丁小浩教授對北大平民學校運行兩個多月來的總體情況,包括學校目前的教學開展、學員的學習效果反饋、社會的熱烈反響等進行了介紹。同時,丁教授也針對平民學校運行中暫時存在的一些不足進行了回顧和總結,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和意見,就學校的進一步發(fā)展規(guī)劃和目標與代表們達成了共識。
附北大平民學校簡介:
北京大學平民教育有悠久的傳統(tǒng),早在1918年,蔡元培校長就創(chuàng)辦了“校役夜班”,之后北大師生又相繼創(chuàng)辦了“平民學校”和“平民教育演講團”。時隔八十年,北大重開平民學校在新時代也是首創(chuàng)。
2006年9月23日,北京大學平民學校開學典禮隆重舉行。平民學校的教師由從各個院系招募的30多名教師和學生志愿者擔任,北大的3000多名務工人員將以輪流循環(huán)的方式免費進入平民學校學習。第一期培訓為期4個月,上課時間暫定在每周的周末。具體的教學內容包括兩個大的體系:健康向上的人生、職業(yè)發(fā)展觀和文化技能普及。旨在培養(yǎng)學員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良好的溝通能力和不斷獲取知識的能力。人生發(fā)展觀系列的課程包括北大為家、快樂工作、學會共處等環(huán)節(jié),內容有校史講座、素質拓展、職業(yè)發(fā)展觀教育、勞動權益保障知識的普及和人際關系處理能力的培養(yǎng)等。文化技能普及系列包括日常英語會話和計算機基礎技能培訓等。
平民學校網(wǎng)址:http://www.gse.pku.edu.cn/pingmin;辦公地址在北京大學工會(北京大學老生物樓一層105室)。
編輯:商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