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燕園,春風送暖。4月22日下午,北京大學黃奕聰伉儷助學金項目總監(jiān)、來自美國洛杉磯的姚坤教授及夫人于有年女士與40名黃奕聰伉儷助學金的獲助學生代表在英杰交流中心第一會議室進行了一次輕松愉快的交流。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許諍、北京大學學生資助中心主任楊愛民、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歐美部副部長趙琳等共同出席了座談會。
2006年,在姚坤、于有年夫婦的大力引薦下,印尼金光集團黃榮年夫婦以其父母的名義在北京大學捐資設立了黃奕聰伉儷助學金,旨在鼓勵北大學生勤奮學習,順利完成學業(yè)。該助學金的資助對象為北大一年級本科生,年度資助總額80萬元人民幣,年度資助人數(shù)200人,是北京大學年度資助額度最大、資助學生人數(shù)最多的助學金項目之一。今年已是黃奕聰伉儷助學金順利實施的第五年,五年來該項助學金累計發(fā)放人民幣3,919,718元,惠及1000名北大家庭經濟困難的優(yōu)秀學子。
座談會上,學生資助中心主任楊愛民首先對黃奕聰伉儷助學金的捐贈人黃榮年先生和夫人以及姚琨教授和夫人,對北京大學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慷慨資助與熱心關愛表示了衷心的感謝。接著楊老師簡要介紹了北大學生資助中心成立以來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工作的情況以及在學生資助工作機構建設、水平提升、育人效果等幾方面的特色經驗。
隨后,姚琨教授及夫人于有年女士分別致辭,他們夫婦二人幽默、生動地回顧了父輩們不懼貧困、勤奮求學、報效祖國的感人故事,鼓舞并激勵北大學子們刻苦學習、不斷追求卓越。姚琨教授表示,讀書不代表讀死書,知識的含義是豐富而廣博的,作為一名大學生應該充分利用好各種學習資源,在學好外語以及本專業(yè)的同時,多多利用課余時間參與社會實踐,增加閱歷,回饋社會。 于有年女士指出,家庭經濟的拮據(jù)并不會阻礙一個優(yōu)秀青年的成長,同學們只要樹立自信,明確目標,鍛煉并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和全方位的素質,一定可以獲得成功。
來自外國語學院的趙曉蘭同學和數(shù)學學院的楊樹寶同學分別作為獲助學生代表發(fā)言,表達了對以黃榮年夫婦和姚琨夫婦為代表的社會熱心公益人士的感激之情,并立志勤奮學習,積極參加公益服務,回報社會。在互動交流環(huán)節(jié),同學們就中美大學學生的特點、大學生活如何規(guī)劃等問題積極踴躍地與姚琨教授和于有年女士進行了深入而熱烈地交流。
最后,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許諍在發(fā)言中教導并鼓勵同學們在大學期間不僅要學好專業(yè)知識,還要不斷地豐富自己,鍛煉自身能力,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素質。座談會結束前,許老師和楊老師分別代表學校教育基金會和學生資助中心向姚琨夫婦贈送了獲助同學們親手制作的紀念冊等珍貴禮物。
趙曉蘭同學發(fā)言
楊樹寶同學發(f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