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情系北大20年,不忘初心”——奔馳獎助學金20周年慶典在北京大學隆重舉行。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戴姆勒大中華區(qū)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唐仕凱(Hubertus Troska)先生、戴姆勒股份公司副總裁馮凱德(Eckart von Klaeden)先生一行來到北大出席慶典。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朱善璐,黨委副書記、校務委員會副主任葉靜漪,副校長陳十一,校長助理、教育基金會秘書長鄧婭等師生代表共同參加了活動。
在北大學生民樂團的一曲《花好月圓》中,慶典拉開帷幕。一部名為《有夢想,必遠行》的短片回顧了戴姆勒股份公司與北京大學的合作歷程:自1994年以來,戴姆勒作為首批與北大合作的跨國公司,先后通過設立奔馳獎學金、奔馳助學金以及資助北大校圖書館、校刊、戴姆勒論壇、西校門修葺以及汽車捐贈等項目,對北大給予了大力且長期的支持,奔馳獎學金、助學金對獲獎助同學給予連續(xù)四年的獎勵和資助,累計獎勵1770余人次。

朱善璐書記首先致辭。他向戴姆勒公司對北京大學的厚愛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戴姆勒公司和北京大學都具有光榮傳統(tǒng)和輝煌歷史,是工業(yè)文明和中國大學文明的典范,是西方文明和東方文明的代表。他對兩個機構、兩種文明的握手與合作感到無比欣慰。他呼吁總結和鞏固雙方20年的合作經(jīng)驗,加強頂層設計,進一步擴大在人才、文化和價值觀上的開放與合作,開啟新的20年的光輝歷程。

唐仕凱先生在致辭中介紹戴姆勒公司作為全球汽車工業(yè)的先行者和開創(chuàng)者,長期以來致力于促進全球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發(fā)現(xiàn)、造就優(yōu)秀人才為兩大戰(zhàn)略重點。他認為,戴姆勒與北大過去20年的合作,已經(jīng)培養(yǎng)了各行各業(yè)的領軍人物;未來20年,戴姆勒將與北大展開更多更深入的合作,也歡迎北大的優(yōu)秀學子加入戴姆勒公司。

唐仕凱先生、馮凱德先生、戴姆勒大中華區(qū)投資有限公司執(zhí)行副總裁華瑞德(Juergen Hartwig)先生、李潔先生與朱善璐、葉靜漪、陳十一共同為2014年奔馳獎助學金的獲獎同學頒獎。外國語學院的俞婕和法學院的賈雪作為獲獎同學代表發(fā)言。她們表示,奔馳獎助學金讓自己感受到學校的溫暖和社會的關懷,讓她們更深刻地理解到責任與擔當?shù)暮x,將繼續(xù)努力學習、實踐,做更好的自己。2005年奔馳獎學金獲得者、現(xiàn)在北京大學德語系任教的林琳老師也上臺發(fā)言。她表示,奔馳獎助學金給予了當時的自己以莫大的信任和鼓勵;今天她的學生也獲得了這一獎勵,讓她倍感驕傲。她希望北大同學將奔馳獎助學金帶給大家的積極上進、充滿熱情的精神風貌一直傳承下去。

面向新的20年,戴姆勒公司決定擴大奔馳獎助學金的資助額度,更好地幫助廣大青年同學們成長成才。儀式現(xiàn)場,馮凱德先生向朱善璐書記遞交了捐資支票,朱書記向馮凱德先生回贈紀念品。奔馳獎助學金20周年慶典圓滿結束。
慶典結束后,戴姆勒公司與北京大學還共同舉辦了兩場討論會,分別由戴姆勒大中華區(qū)投資有限公司執(zhí)行副總裁李潔先生和華瑞德先生主持。北京大學副校長陳十一、學生就業(yè)指導中心主任陳永利,校友代表張鵬、賴力鵬、楊曉波、胡斌、李丹,在校生代表徐溫妮、余舟等人分別就“汽車社會”和“職場人生”兩個主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當天晚上,雙方嘉賓和師生共聚“北大奔馳之夜”,馮凱德先生和葉靜漪副書記分別講話,祝愿戴姆勒公司與北大在未來開展更深入的合作,締結更密切的友誼;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高級經(jīng)理劉杰發(fā)表“戴姆勒主題報告”,介紹了奔馳的創(chuàng)新產(chǎn)品和技術。嘉賓和同學們自愿獻藝,北大奔馳20年慶典活動在熱烈的氣氛中順利落下帷幕。